2021最推薦3C產品

 

本次會有幾項

  1. 推薦主力手機
  2. 推薦副手手機
  3. 推薦平版
  4. 推薦無線耳機
  5. 推薦配件
  6. 推薦Mac電腦
  7. 推薦PC電腦

推薦主力機

無論你喜不喜歡手機控制生活的生活方式,你就是要買隻手機,因為沒有人能接受你沒有手機這件事。
主力手機挑選幾個重點

  1. 買旗艦機機(維修、升級和品質都有保證,寧可買去年旗艦也不要買中階機種)
  2. 容量買第二少的(最少那個通常不夠用,最多那個通常是天價)
  3. 以36*每月可以接受金額當作購機預算

2021推薦機種:三星S21Ultra 12G/256G

推薦理由:

  • 就算到2021年底了,這台年中出來的機種依舊在相機上大殺四方。
  • 價錢經過幾番調整,已經到空機3萬元以下,同價位手機臺灣僅剩iPhone但這價位你只能買iPhone13。如果沒有廠牌偏好,一邊是當家旗艦,另一邊是次旗艦,你可以有更好選擇。

推薦副手手機

先說為何要買副手手機

  1. 越來越多服務因為資安因素,需要做兩步認證。如果要嚴格實施兩步認證,要在同一隻手機上面用同一個門號反覆切換兩個帳號,要求只會越來越嚴格。
  2. 要把生活和工作實體分割才能做到下班安心。

副手手機挑選幾個重點

  1. 體積小重量輕,帶在身上沒壓力
  2. 容量買最小的,反正只有輕度應用需求

2021推薦機種:這次有兩台

  1. 三星Samsung Z Flip3 8G/128G
  2. iPhone13Mine

三星Samsung Z Flip3 8G/128G推薦理由:

  • 價格便宜:雖然不是最便宜高通S888旗艦手機,但價錢已經是S888中中低價的。
  • 折疊體積小方便攜帶。
  • 話題性,拿出來就是討論焦點。

iPhone13Mini推薦理由

  • 旗艦機種效能6吋以下的體積。
  • 改善的電量消耗讓手機至少能自己活過一天。

推薦平版

先說為何到2021還要買平版?

  1. 影音需求:不是每一個人家裡都需要電視,尤其是租屋族可能連客廳都沒有。更別說電視了。
  2. 筆記功能:對於很多標註功能,平版+筆可以創造更好的效果。

平版挑選幾個重點

  1. 如果要做筆記,要把筆的成本算進去。
  2. 好用的軟體都要錢,這也是成本。
  3. 文件管理要做好,不要最後沒整理,那有做筆記跟沒做筆記一樣,在關鍵時刻你還是找不到需要的資料。

2021推薦機種:iPad Air

推薦理由

  • iPad Pro太貴了,兩者價差4000卻只有螢幕升級。除非你有修圖、校色或影片編輯需求,不然這4000拿去買筆比較實在。
  • 雖然效能非頂尖,但以現在常用應用需求,三年內絕對夠用。

推薦無線耳機

雖然有潮流趨勢說年輕人開始改用有線耳機,甚至用有線耳機當作裝飾的一部分。但無線耳機擁有方便的優點,依舊是很難取代,尤其在通勤或是運動中不必要擔心線材勾到其他東西和現在手機平板已經幾乎不提供耳機孔這兩件事情上。

無線耳機挑選幾個重點

  1. 無線充電是必備功能,因為你只要準備一塊無線充電板,就能手機耳機兩用,大幅降低你忘記替耳機充電的機會。尤其是現在無線充電板已經相當平價的時候。
  2. 降噪功能與舒適就是兩難,降噪就是要把耳道塞得滿滿的,但耳道被一個體外物體長時間塞得滿滿的就是會不舒服。所以,如果你自己開車工作上有自己的空間或你就是在家工作,你不一定要跟風降噪耳機。

2021推薦機種:SONY WF-1000XM4

推薦理由

  • 外型改善,從上一代整顆暴露在耳朵外面的造型改成比較低調內斂的造型。
  • 電量改善,從其他用戶回饋來看,相較上一代有所提升。
  • 價格,這款耳機從上市後在美國亞馬遜就三不五時舉辦特價,可以趁低價入手。
  • 通用性,無論是自用或送人,無論年齡層,送自己或別人高階降噪耳機都是絕對實用的商品。

推薦配件:今年推薦兩大類

這裡是推薦一些一般人會錯過的好配件,這裡就是分享我覺得這些配件適合的用途。

第一大類:Magsafe系列

Magsafe是蘋果在2021年隨著iPhone12發表時同時推出的一種規格。結構很簡單,就是在手機內有一圈磁鐵(目前只有iPhone13和12系列有)。你如果在配件上也有同樣的排列的磁鐵,他就會吸住。
聽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低科技商品,為何值得推薦?

推薦理由

  • 無腦使用,只要買到對應的配件,你讓他吸上去,他就可以開始使用。像是Magsafe皮夾,你貼上去他就吸著,除非你不斷刻意用力甩,不然他是不會隨便掉下來。
  • 充電速度可以接受,蘋果手機無線充電速度一直以慢著稱。如果以搭配原廠Magsafe認證充電器充電產品,最高可以有其他無線充電至少兩倍速度。
  • 雖然跟其他Andriod的神速相比,真的是慢得可憐。但對於只是在辦公座位上維持手機電量在高水位來說,真的很夠了。

使用情境

  1. 他是給隨時可以充電的人使用的,像是辦公室或家裡。
  2. 靠近會自動對好,你不用在那邊擔心位置沒對好導致沒有充到電。
  3. 建議可以先從購買已經特價很久的Belkin車架開始體驗它的魅力。

第二大類:SSD移動硬碟

隨著在家工作興起,對於沒有完整雲端化的公司,如果公司要求你輪流在家上班。你還是需要大量時間去處理資料搬運的工作。甚至為了預防疫情擴大,你可能還要去做準備。這時候有一個可以快速幫你移動檔案的設備就非常重要。

推薦理由

  • 價錢已經相對便宜,3000快就能買到1TB的容量,夠大部分人使用了。
  • 穩定性已經受到這幾年的實際用戶測試,是經的起考驗的。

使用情境

  1. 不一定要每天備份工作資料,至少可以每週五下班前花個10分鐘把這顆插上去,然後你先去廁所,回來剛好備份好可以打卡下班。
  2. 找個包包邊放進去,可能週末帶回家都用不到,但是用到時,你就會好加在你有帶回家。

推薦款式:PNY 1TB/三星T5 1TB
PNY 1TB:因為好市多就有在賣,是便宜入門款,買來代替傳統隨身碟都划算。
三星T5:雖然已經有新版更快的T7推出了,但是考量部分電腦還在usb3.0,就算用T7,最後傳輸速率還是跟T5款式差不多。所以買T5就夠了。

推薦MAC

先說一下2021年的MAC
2021年蘋果推出了新版iMac桌上型電腦、14/16吋MacbookPRO筆記型電腦,加上去年的MacbookAir和Mac mini,非重度用戶需要的機種都已經推出完畢了,剩下就是MacPro這款專業級桌上型電腦更新了。基本上已經完成蘋果所稱的兩年(2019-2021)完成轉換過程。

MAC挑選幾大要點

  1. 預算優先,沒有錢就不要搞怪。
  2. 記得留錢買AppleCare。
  3. MacbookPro很棒很強,但那是興趣+專業的東西,除非你是影片工作者而且是使用FinalCutPro或達芬奇剪輯軟體作業。你買這台就是自我滿足。

2021推薦機種:MacbookAir M1 16G/512g

推薦理由:

  • 官方網站陸續有放出整新機,價錢已經比剛上市時便宜不少。
  • 如果只是文書,已經超過夠用不少。
  • 跟MacbookPro螢幕、鍵盤和喇叭都不能比,但價錢就是半價左右,這樣想就能釋懷。

推薦PC

先說一下2021的PC環境,因為挖礦風潮,導致顯示卡持續短缺,不是你有沒有錢的問題,是有錢你也無能為力,因為沒貨就是沒貨。

挑選PC幾大重點

  1. 遊戲與輕薄絕對不是不能相容,只要你預算無上限。
  2. 中高階機種已經不比MAC便宜,除非你有非PC不可的應用,沒有道理留在PC陣營。
  3. AMD陣營和2022的intel12代互有優劣,沒有特別推薦哪一方。

2021推薦機種:ASUS G14

推薦理由:

  1. 重量、價錢和效能來說都處於平衡點。
  2. 雖然有出現15吋衍伸版本,但真的沒有必要為了大一點多加錢。
  3. 遊戲筆電就是在移動和效能間做取捨,要頂級效能,建議直接組小型桌機隨時帶著走。

結語:2021是一個不好買東西的年份

目前各國貨運和生產都受到影響下,市場瀰漫「現在不買,未來可能更貴,但現在賣的,又實在不知道怎麼推薦。」的異常氣氛。
對於3C商品來說,我近年來建議不要做那種「投資未來」的消費。例如你是影像工作新手,不要因為幻想未來會接到4K或8K影片拍攝委託就先買高階電腦,而是先從小的案子開始累積經驗發現需求,並且一邊存錢。在機會到時,身上有足夠資產直接升級到你真正需要的規格而不是借錢或屈就於次一階或二手。
這份榜單同時有不少部分產品是2021上半年或是2020的商品,2021下半年真的就是一個廠商休養生息的時候,沒有太多值得推薦的商品,非常遺憾。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的新買電腦的流程

我流選大學策略

每週一產品(2018Week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