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9的文章

職場上,只要先發飆罵人的,尤其開始人身攻擊的,就輸一半了!

一段時間,就會討論職場情緒控制 先講結論「職場上,只要先發飆罵人的,尤其開始人身攻擊的,就輸一半了!」 辦公室就是一條船,大家都是船長老闆找來處理船隻讓船航向偉大的航道然後發財或達成目的的。所以,職場可以交朋友,但前提是你要替老闆先達成目標。反過來說,如果我在職場可以完成目標,其實不交朋友也是可以也應該被接受的! 這跟情緒控制有三小關係?很簡單,辦公室大家不一定是你的朋友!大家是被老闆請來「做事」不是來「跟你做朋友」或是「服侍你的」。也就是說「同事沒有義務幫你處理你的情緒」「同事是來收錢辦事的」「跟你當朋友只是副業或興趣」! 這時候,如果有情緒了,為何是先罵人的輸呢? 大家都在一條船,雖然不一定要當朋友,但工作的環境和氣氛會影響效率啊! 而且從自私自利的角度,如果他今天這樣對待這個同事,明天會不會也這樣對待我? 因此辦公室會形成一個契約,就是「大家都知道,就算再不對盤,也有一些事情不能做。」 而情緒發洩,就是其中的大忌諱!因為你情緒完後,有些人情緒很敏感的,會很認真看待這件事。像我這種將之視為敗犬哀鳴的,是沒差啦。但辦公室沒有人希望上班還要承受他人情緒,回到前面提的,上班承受他人情緒「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因為沒人想要承受情緒,所以就形成一個「誰發飆誰就是錯」的契約! 最後,上班不可能沒有情緒,但怎麼表達,是一門藝術,你不應該沒有情緒,人家會覺得你值得軟土深掘。但你要用罵人或人身攻擊的方式?那你就自己踩線了。

成熟的辦公室罵人

之前寫過職場上情緒攻擊是錯的 後來後台有人來問「可是我就氣氣氣氣氣氣氣,該怎麼辦?」 這時候,就要學會對自己好的作法,具體步驟是 承認罵人是無用的:很少人會因為被罵而感到愉悅或是真的認錯,在被罵的情境下道歉、認錯,只是為了能夠逃離那個尷尬的情境,所以你罵他覺得是在跟對方溝通,但對方其實只是像再對一台當機的電腦狂按esc,你的任何說法都是沒有傳達到了。所以你必須知道的是, 罵人是一種只有傷到自己形象而沒有人獲利的行為 ,而且跟前一篇連結在一起,罵人不只讓被罵的人產生反感,也會讓你變辦公室的公敵。而且面部猙獰的樣子真的很不討喜。 罵人不只沒用還會傷到自己:很多人覺得這人欠罵、很爛或是讓我就是不爽,這時候就想罵他。但你切換一下其他人的視角?被罵的相對人怎麼想?第三人怎麼想?找碴?霸凌?眼紅? 別人怎麼想你無法改變,但你可以改變你自己怎麼處理這件事 ! 而且身為辦公室主管,如果加害者(罵人的)和被害者(被罵的)站在自己面前,如果一昧袒護一方,自己會被人質疑不公平,所以一定要雙方都做出一點處分。阿對於想罵人的你來說,「阿我明明就覺得是對方的錯,我幹嘛要認錯?」但為了主管的面子,你只好吃下來。看到這裡,你還覺得罵人是一個成熟的方式嗎? 正確罵人步驟 由事實出發、帶入感情、終結於組織 具體來說, 你必須先找出一個你覺得讓你無法平復的「事實」,例如:遲到、聯絡不確實、資料作很爛或是沒有把客人的問題處理好。 平靜的語調告訴對方,這個「事實」讓你的感受如何? 最後,必須講出對於組織到底有什麼負面影響。 具體案例: 改造前:你TMA的不要每天都遲到,搞的大家不知道你今天又去哪裡摸魚了! 改造後:你每天都遲到這件事,讓我必須幫你處理早上的電話,我覺得這樣讓我根本沒沒時間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對整公司運作和客人聯絡造成很大的困擾。 罵人最重要的技能:觀察 你如果只會沒有具體事實的謾罵,代表你還沒有仔細的觀察過整個問題。當你找不到具體事實就開罵時,對別人來說,那就是一種情緒攻擊,而且,因為你這時候罵人沒有具體的事實支撐,所以你會加入一些多餘的字眼,像是「肥」「醜」「笨」「蠢」這些字,這時候罵人就進化到人身攻擊的境界了,這時候對大家來說,跟我之前一篇提到的一樣,只要開始人身攻擊,你就正式轉職為辦公室公敵! 最後:莫忘世上問題多,不要讓自己變成自己的問題

Uber的合法化的雜感

Uber這次的在臺灣復活真的要感謝臺灣大車隊阿… 沒有他開了「計程車客運服務業」這個漏洞,Uber根本沒機會合法。 網路上一直有Uber完全非法的論述,我是一直保持「呵呵」的態度,原因有三 只要你看過「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申請核准經營辦法」這個神一樣的辦法。你就知道其實臺灣法規根本就有讓Uber合法化的本錢,只是Uber希望政府能承諾一些規範,而政府也希望Uber晚一點被合法化,讓臺灣廠商可以先追上一點腳步。 從去年(2018)開始臺灣大車隊的55688的APP就一直在努力提供Uber有的「預約」、「選車輛等級」、「預告車資」和「多元付款方式」。當一個服務你一直罵,但你又一直抄襲,就代表那就是趨勢。 當初有人丟出Uber這樣無法保護司機與乘客時這個正義回力標時,我就笑著說「你覺得一家資本額100萬不到、營業處所你不知道、老闆身份不明的車行能給你任何搭乘上的安全保障?」結果發現要推動多元計程車搶高收入時,高收入族群想要的,就是Uber那一套! 而且隨著Uber越來越發達,各種保險和配套機制也慢慢上線。最後這個名為「保障乘客」的回力標,沒有傷到Uber,卻在途中差點殺死包車和機場接送,最後回來砍死多元計程車。 最後,你說Uber在臺灣的法規鬥智過程要看什麼? 我會說,你要看的是「造夢的本事」和「現實扭曲力場」,Uber勝利的原因就是畫大餅,當餅被畫到大家都垂涎的時候,你就贏了! 附錄: 有計程車司機問「臺灣法規如果要防堵Uber,應該怎麼做?」 我會說「當你允許臺灣大車隊的那一天起,你就失去防堵他的手段了!用無線電派車可以,那用網路就不行?車資怎麼收是私人的債務問題和議價能力,制訂公定價,只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不用每次上車都要先喊價五分鐘)的權宜之計,跟什麼法規範根本無關!」 附上「  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申請核准經營辦法 」節錄 「 本辦法所稱派遣,係指接受消費者提出之乘車需求後,以下列方式之一提 供計程車客運業及其駕駛人服務並收取費用之營運方式: 一、指派消費者搭車所在地同一營業區域內特定計程車前往載客。 二、指派一輛以上計程車予消費者選擇後前往載客。」 臺灣法規算落後嗎?我不這麼覺得 追申:關於勞動條件的問題 有人提出這些平台經濟的勞動問題。 平台經濟都有這樣的問題,或著是說,平台經濟就是主打